味全每日C曾經給出了一組答案:
一句暖心的話,給你疲勞的胃和心靈最熨帖的關懷。
每個瓶子上都印了一個漢字,對應的還有一句話,例如桃汁的包裝上,寫著一個“好”,下方對應一句“桃好自己,你要喝果汁”。不同果汁的瓶子對應不同的字,集齊3個以上就能拼出一句話,比如“養好身體別感冒”,一股濃烈的人文關懷氣息撲面而來有木有。
當然也有被玩壞了的,“別抱我”“你好暖”之類的。
味全每日C果汁把這個系列稱之為拼字瓶,7種果汁,每種果汁6款包裝,共42款。
此處小編有個疑問,買回全套果汁是否能練就一身撩妹技能?
其實味全的撩妹技能早就已經嶄露頭角了,曾借熱播劇《微微一笑很傾城》風頭正盛,推出定制款“臺詞瓶”,也順勢推出了空白的”say hi”瓶,引導和鼓勵人們DIY并自動傳播。
味全高頻更新外包裝,釋放出一種信號:品牌年輕化。味全飲料的消費群體定位逐漸年輕化,相比赤裸裸地強調果汁的成分和品質,向年輕人傳遞人文關懷,以他們所能接受的語言鼓勵多喝果汁,更容易被接受。
當然,花式玩轉瓶子的老司機當屬可口可樂,從昵稱瓶、歌詞瓶、拉花瓶到推出的自拍瓶,堪稱飲料界的一股泥石流。
可口可樂也早就嘗試過這種趣味性瓶身
2013年可口可樂以“share a coke”之名推出昵稱瓶,瓶身上印有“大咖”“鄰家女孩”“技術男”“文藝青年”等身份標簽,既可當做詼諧地打招呼的方式,也表達對某種身份的認同,風靡了整個夏天。
2014年,可口可樂接受到消費者需要含蓄表達情感的意愿,在昵稱瓶的基礎上推出了歌詞瓶,讓年輕人用喜歡的歌詞說話。
音樂作為情感的載體,是一種更為深入的情感表達和雙向溝通,不過相比昵稱瓶,歌詞瓶的影響力稍弱,昵稱是老少皆宜,但歌詞是有代溝的,既符合品牌調性又符合消費者自身需求的歌詞往往并非大眾熟識的歌曲。
2015年,可口可樂為了照顧美國的拉美裔的民族自豪感,在拉美裔傳統月推出紋身瓶,即每個飲料附上拉丁裔的常見姓氏的紋身貼紙,只要把可樂罐放在身上按壓,就能將姓氏紋在身上。
2016年圣誕在日本推出拉花瓶,哪怕是手殘黨也能一秒拉出個完美的蝴蝶結。
從情感牌到增加互動元素,可口可樂的每一次設計都讓它離消費者的生活更近了一步,而且是猝不及防的那種,我想說走過最遠的路就是可口可樂的套路。
近年來,主打青年文化的品牌還不少。
就拿最鐘愛的江小白來說吧,一反傳統酒業定位高檔消費品的傲慢做法,憑借對消費者心理的深度挖掘,采用直白的文案,依托于微博的高效傳播,打造出一款深受8090喜愛的青春小白酒。
看到這兒赫然發現,這幾個品牌表面上看是利用瓶身做創意營銷,其實是在用心做產品,走心做傳播。
再舉個栗子。
小茗同學以“冷泡茶”作為獨特銷售點,推出青檸紅茶,冰橘綠茶,翡冷綠茶,茉莉萃茶,溜溜噠茶五種口味。
外包裝辨識度高,采用顏色鮮艷的包裝紙和占據大半個瓶身且表情各異的小茗同學,再加上獨特新穎的雙蓋設計,讓整體設計的Q感提升不少,形成辨識度極高的外包裝。
看過了這么多案例,仍然做不好一個爆款創意產品。來,給你支一招。
追求辨識度高的創意外觀
精準地定位年輕一族消費群體,挖掘到消費者對外包裝的需求從單一走向多元化,在產品的差異化定位上下功夫,把握好產品的功能和產品人性化之間的平衡感,在產品的外觀上力求新穎獨特。
把產品變成媒體
產品本身即自媒體,本身為消費者提供可傳播的內容,比如味全每日C的拼字瓶“別熬夜,你要喝果汁”“你不愛吃素菜,你要喝果汁”傳遞出產品的價值觀——對消費者身體健康的關心,自帶流量自帶銷量,引發傳播。
轉戰社交媒體平臺
味全每日C、可口可樂、江小白、小茗同學都是從哪里火起來的?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依賴于社交媒體的實時互動和裂變式傳播,架起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真誠溝通的橋梁。消費者對產品滿意與否都會在社交媒體分享和傳播,存在互動的空間,打下口碑基礎。
想要咖啡賣得好,包裝就要像這些包裝一樣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和審美
手繪插畫包裝重不重要?看看這個持續暢銷的啤酒包裝你就知道了!
看臉的時代,怎能不包裝?這樣的包裝絕對有市場
面對琳瑯滿目的飲料包裝和花花綠綠的圖案,簡約包裝總能引人注目